试论老子的“无为”---兼论“无为”契合“科学发展观”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48章)(这是劝统治者要心系百姓,切不可生事扰民。失去民心,就不可能统一天下,巩固天下。这也是对“无为而无不为”的反面诠释。)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57章)(这是劝君主自我约束的肺腑之言。为什么会用“我”?改用“你”太刺激,用“我”委婉一些。“事”指什么?指因“有为”而生的祸国殃民之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64章)(为者是指“有为者”,“执”是指不顾客观规律“执意追求”,“圣人”既可指有道明君,又可指德高望重之士。圣人无败是因他顺应自然不为名利而执意冒进。)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75章)(“上”指统治者,“以”表因为,“有为”特指为了个人意志违规妄为,贬义。说明“有为”必不成事。充分证明当时的“有为”不是今天的“胸怀宏志,大有作为”,相反是苛政、战争、扰民、形象工程。) 另外,《庄子•天运》说:“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而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说明领袖是管运筹帷幄,做无形的事,叫无为;下级执行决策,做有形的事,叫有为。显然,当时的无为不是不作为,有为也不是今天的“有抱负”。 以上充分证明“无为”,是无形、无欲、无私、无主观意愿,是对“道”(规律)的活用。做了事,合乎自然,也可叫“自然而然”。 再看用于处事、修身、养生的言论。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章)(处事要顺其自然不伤害人或物,教人要重身教不强加。)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43章)(这里讲了柔能克坚,讲了看不见的“无有”<如电、磁>可穿透无间<如看似无空隙的铜、铁>,由此证明“无为”的益处是天下稀有能赶超的。启迪人谦让为上。)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48章)(“为道”是指体道、用道。为什么要“损”,就是要纠偏改错。为什么损而后至无为,这里的“无为”就是合道,合规律。合规律做事就会无不为。)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63章)(立身顺乎自然,做到无为;做事提倡合道不生事;品味讲清淡,不要追求享乐。暗指修身、养生、处事都要低调。) 《老子》里,涉及“有为”、“无为”的共有15章,我全部分别引出了,请看,这哪有装,哪有“野心”。老子的目标只是拒绝名利享乐,力争尽善尽美。 “无为”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老子的“无为”理论如不能指导今之现实,就是过时理论。 要谈今用,先得找个具公信力的著作给“无为”作一界定。 《辞海•哲学分册》(1980年上海辞书出版社)“无为”条:“无为,道家的哲学思想。即顺应自然的变化之意。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根源是‘道’,而‘道’是‘无为’而‘自然’的,人效法‘道’,也应以‘无为’为主。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汉初采用‘无为’治术,即‘与民休息’的政策,对稳定社会秩序和发展生产起了一定作用。” 顺应自然,实则是遵循客观规律。这是朴素的唯物辨证思想,是很好的。但既然是朴素的,就存在不系统、不彻底的局限。局限是什么,是在强调遵循客观规律的同时,没有提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于当今,当作适当补充。现分“可直接运用”和“补充条件再用”的两种。
顶一下
()
100.00%
踩一下
()
0.00%
发表评论
匿名
提 交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中国论道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本站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文章均为 中国论道网 特约作者原创,且来源已注明“中国论道网”,其版权归中国论道网和文章作者共同所有。未经本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及网站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文章作者,出处及链接(http://www.chinalundao.com/)。 3.来源非中国论道网的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且均已注明来源及作者,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