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在线投稿 RSS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百家论道
从当代科学角度看老子对宇宙本源的探讨

进一步看,这三者之中,物质最具显性,信息最具隐形。所谓“显性”,其实就是表象性;所谓“隐性”,其实就是内涵性。由此看来,物质、能量、信息这“三要素”之中,信息是更为本质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老子所用的“恍惚”这个形容词。今天看来,“恍惚”这个字眼似乎很不明确;可是,当我们联想到微观物理学所说的“波粒二象性”、“电子云”以及被称为“神秘粒子”之“夸克”的时候,就不能不承认“恍惚”这个形容词的精当了。

先拿“波粒二象性”来说吧。“光”是每个人都司空见惯的,可就是这么一个极为常见的东西,竟然既有波的特性又有粒子的特性,即所谓“波粒二象性”。这个“波粒二象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很难想象——波是绵延不断的,而粒子是一粒一粒不能绵延的,那么,“光”到底是能够绵延还是不能绵延的呢?如果我们要对“光”的形态加以形容,究竟该用一个什么样的形容词呢?既绵延又不绵延,岂不是恍恍惚惚吗?

再拿“夸克”来说吧,它时隐时现,捉摸不定,而且它作为被观察的“客体”,居然与作为“主体”的观察者密切相关——不同的观察者会有不同的观察结果!这个“夸克”岂不也是恍恍惚惚的吗?

两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对极微观世界依旧找不到比“恍惚”更加贴切的形容词,我们对老子还能有什么微词呢?

老子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所说的话,竟然与当今学术界的看法如出一辙,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老子思想之精到与深邃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老子的表述中,是将物质性、能量性、信息性三者合为一体的(“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而不是将三者相提并论的。并且,老子还明确提出宇宙本身蕴涵着一定的规律性,这该是多么伟大的智慧!

本源不等同于本体。宇宙之本体,是“无”(“空”)与“有”的统一。“有”的特性是空虚不实、空幻不定、空寂不存的;“空”的特性反而是充盈不虚、恒常不变、永续不灭的。

《老子》说:“有生于无”,正是告诉我们“有”是由“无”(“空”)变现而来。然而,不论如何变现不息,其总量依旧不增不减,衍生了“有”却不离于“有”——包围着“有”,渗透于“有”,组成于“有”。

既然作为宇宙本源的“道”也就是“空”,“道”是“先天地生”的,“空”自然也是先天地生、伴天地长、后天地存的。任何一个天体都有毁灭之期,而当其毁灭之后,“空”并不随之毁灭。

《老子》第一章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中的“妙”是神妙之意,因为宇宙本源之“无”,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充盈于整个宇宙、作用于整个宇宙,实在神妙之至。其中的“徼”是边际之意,引申为表象,即宇宙本源之显现。其中的“玄”是微妙、深邃之意。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说当人们沿着微妙、深邃的思路走到极点,便跨入洞悉宇宙万千奥秘的大门了。

佛教也有类似的提法,《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无(空)”是本质,“有(色)”是表象。由于本质是表象的内涵,表象是本质的外化,因而一切本质都必定外化为表象,一切表象都必定内涵着本质,二者是一个不离不弃的统一体。宇宙的本体,正是这种本质与表象一而二、二而一、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此即所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众所周知,内在的本质是隐蔽的,是我们无法感知和检测的;外在的表象是显著的,是人们能够感知和检测的。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以“眼见为实”,执着于表象之“有(色)”,而否定本质之“无(空)”。

2/3首页上一页 1 2 3下一页尾页
顶一下
()
100.00%
踩一下
()
0.00%
发表评论
提 交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中国论道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本站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文章均为 中国论道网 特约作者原创,且来源已注明“中国论道网”,其版权归中国论道网和文章作者共同所有。未经本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及网站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文章作者,出处及链接(http://www.chinalundao.com/)。

3.来源非中国论道网的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且均已注明来源及作者,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站长QQ:987210969
广告联系qq:987210969;qq群号:45471901;邮箱email:chinalundao@qq.com;987210969@qq.com
QQ群:45471901   投稿邮箱:chinalundao@qq.com 访问统计:
回到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