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在线投稿 RSS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百家论道
忆故人------挽三无道人杨明翊大师

 

HemingShan_040.JPG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留学四川大学时,笔者为了考察早期道教的发源地来到鹤鸣山,在山上斗姥殿前便遇到了杨明翊老道长。一见如故。在了解我的来历和来意之后,杨师父慷慨向我介绍鹤鸣山的历史与现状,并为我细心安排了山上的住宿。杨师父与我的交谈从一开始就有不少“谈玄论道”的成分,而且一种似曾相识的情谊伴随着我们所有的谈话和相处。如此,杨师父和我即成道友。正如南华真人所描述:我们“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见《庄子•内篇•大宗师》)。后来,每次我赴川访问,鹤鸣山道观是必到之处。笔者从事道教研究,访鹤鸣山本来是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山与祖天师张道陵之关系。近几年来,研究重点虽已改变,我还是多次上鹤鸣山,只为拜访杨明翊老师父。

由于我每次在山上的时间都不长,所以对杨师父的身世了解得并不多。我只知师父是盐亭县人,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相当可观的武功。因为师父出生的家庭以前被划为“地主”阶级,他在出家之前饱经忧患。师父告诉过我,在处境极为狼狈时他曾到青城山天师洞,并在祖天师圣像前发愿:只要今生获得平反,就出家为道士。愿望得以实现之后,杨师父便皈依了玄门,出家修道,从此投身于道教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我们刚认识不久的时候,师父是鹤鸣山道观的知客。除此之外,他还担任过盐亭县政协委员、青城山道教学校教务副主任、大邑县道教协会副会长等职务。

杨师父擅长书法,曾书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自《无题》其一)送我,并落款“丙子秋,道源鹤鸣,三无道人杨明翊书赠”。“丙子”是公元1996年,距今已有十四年之久,但杨师父的这一书作经过裱褙之后,现在仍然在我的书房里挂着,以作长久纪念。

在学术研究工作上,我也曾蒙杨师父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正在搜集有关道教二十四治(早期天师道的传教据点、宗教活动场所)的资料与论著,而鹤鸣山正是二十四治中的“鹤鸣神山太上治”。杨师父当时不但提供关于该山的专著(卫复华编纂《增补鹤鸣山志》、《鹤鸣山资料汇编》等书)给我,还亲自出马,陪我访问卫复华老先生,并且协助我在县城里复印一些古籍资料。回忆当时的情景,我想我们共同出现在县城里时肯定引起过不少人的好奇心。一位素发垂领、神光爽迈的老道长带着一个洋书生到处跑,这在大邑县应该是较为罕见的一幕,说不定还成了一时的趣闻呢!

因鹤鸣山上的天谷洞相传为祖天师张道陵修真之所,我好几次前往天谷洞并在洞内外探索历史与传说圣迹。通天谷洞的山路既远又险,如无人带路,单凭我一己之力实在难以找到。而我每次能够安全到达天谷洞并顺利访古,都是因为杨师父专门安排了本观的道士或居士陪同,使我的考察计划得以圆满成功。总而言之,杨师父对我的种种帮助和支持至今仍令我内心充满着感恩之情。

由于杨师父与我生活在世界的两端,聚少离多,所以还常有书信往来。信中,师父给予了我不少关于人生、信仰和学业的教导。在我怀疑自己能否以外国人身份成为道教徒的时候,师父在回函中鼓励我:“道教的‘道’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大道无私,不问国籍,不问肤色,都是一视同仁。‘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我同意您信中所说的一句心里话:‘我偏偏觉得道教是最适合我的宗教和修行方法。’…… 今天,您不想走弯路,是发心真正地入道时候,您是会成功的。”(2002年10月22日)

再者,当我感到前途渺茫时,师父却肯定地表示 “仍希您一如既往,加强对道教的探讨发掘整理,为道教做出更大的贡献,取得优异的成绩!道教杂而多讹,但是,您必须把《道德经》、《清静经》、《玉皇心印经》、《阴符经》等作修身养性的指南……”(2007年11月4日)杨师父就是这样劝我保持对道教的“学修并重”态度,让我受益匪浅。

不仅如此,杨师父还一直很关心我在鹤鸣山道观里的生活。他总是担心我在山上作客时会不习惯,所以每次都会亲自把一些生活用品、水果和书送到我的房间。近几年,杨师父虽已高龄,但还是保持原来的习惯,令我十分感动。有一件趣事,我想与大家分享:杨师父以前就知道,我常在道观里小睡懒觉,比道众起得晚一些,也不吃早餐。每当我起床之后,在房前呼吸山上的新鲜空气或开始晨练时,师父就会出现,并把一盒热牛奶和两个刚煮好的鸡蛋放到我桌上,让我享用。也许有人会认为老道长只是很负责,接待外宾嘛,做知客的工作做到家了。事实上,杨师父这样做是自发自愿的,不是出于职责所在。而且师父到了晚年已变得沉默寡言,只是借着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举动来表示对我的关心,维系我们之间的道谊。这令我难以忘怀。

1/2 1 2下一页尾页
顶一下
()
100.00%
踩一下
()
0.00%
发表评论
提 交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中国论道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本站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文章均为 中国论道网 特约作者原创,且来源已注明“中国论道网”,其版权归中国论道网和文章作者共同所有。未经本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及网站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文章作者,出处及链接(http://www.chinalundao.com/)。

3.来源非中国论道网的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且均已注明来源及作者,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站长QQ:987210969
广告联系qq:987210969;qq群号:45471901;邮箱email:chinalundao@qq.com;987210969@qq.com
QQ群:45471901   投稿邮箱:chinalundao@qq.com 访问统计:
回到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