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在线投稿 RSS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百家论道
浅谈庄子的“言意之辩”

轮扁通过自身体悟斫轮的经验,提出这种体悟之后所得到的“意”,是无法经过语言的方式是无法完整转递的。无论轮扁是多么的得心应手,但其中微妙之处却仍然“口不能言”。而“世因贵言传书”则无疑是没有认识到“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的现象。所以古人无法在书中真正传达自己的思想。由此,庄子将“言”的苍白无力推向了极致,言不尽意,更无法到达“道”所在的境界了。

浅谈庄子的“言意之辩”003.jpg

三、 得鱼忘筌

“言”是描述“道”的语言形式,“意”则是人对“道”的体悟过程和结果。庄子口中的“言”、“意”及其关系都是围绕着“道”产生的。从绝对的“道”出发的言意之辩,自然是无法避免其存在的局限,换言之,所谓的言意之辩,在“道”的面前便也黯然失色了。

因此,庄子的语言观带有着强烈的“语言工具论”色彩。认为语言只是最外层的工具,是外壳,不仅不是也无法通向“道”本身,还会对“道”造成破坏与解构。《齐物论》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道家所谓的“道”的最大的特点即是“天人合一、物我不分”。而为了讲述“道”,则必须有“言”的描述。但是不幸地,“言”的过程本身不可避免地会将“道”对象化、进而将“一”的境界分离为主客体。因此,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那种状态就没有了,人便不在道中了。所以庄子认为,伴随着语言对世界发生的描述,那个惟恍惟惚的“道”的世界就不见了。因而“道”为保持它的完整性是不可言说的,于是乎,“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言“作为工具,在“得道”之后便更微不足道且可弃之不用了,“得意忘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得意”便是“得道”,这里的“意”是对“道”的正确领悟,二者是统一的。庄子一方面强调语言对“道”的破坏和解构,一方面又极力通过语言来传递“道”的真谛。所以,庄子便想以“忘”来解此悖论。一旦“得意(道)”便可“忘言”。这样既保持了道的完整性,又将“言”的工具性利用的淋漓尽致。所以说“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浅谈庄子的“言意之辩”004.jpg

四、道,可道

老子一句“道可道非常道” 讳莫如深,成为了道家论道的经典,解法颇多。而在此,或可解为“道,可道;非,常道”,即“道”是可以言说的,但却不可用寻常的语言来言说。夫道可传亦可得,然而能够通向“道”的“言”并非“人言”,也不是书中“圣人之言”,而是庄子为了“得道”而设置的一套特殊的语言系统,或者说是“荃蹄”的工具——三言:寓言、重言、卮言。用非同寻常的“言”来超越其本身的局限性,最终才能够用“得意忘言”的方式超越“言不尽意”的矛盾。

浅谈庄子的“言意之辩”005.jpg

“寓言十九,藉外论之。”寓言为借他人之口论说,使“言”的主体尽可能地避免主观性。“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是为耆艾。年先矣,而无以经纬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人而无以先人,无人道也,人而无人道,是之谓陈人。”重言是先哲时贤的话,使“言”在内容上更加趋近于“道”的权威与可信性。此二者都是在“人言”基础上进行发挥和变体,是为“得意”的最基本的前提。

卮言为“无心之言”,是不参入主观是非的表达。“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漫衍,所以穷年”。按庄子所言,卮言具有更加长久的价值。张默生说:“卮是漏斗,‘卮言’就是漏斗式的话。漏斗之为物,是空而无底的,你若向里注水,它便立刻漏下,若连续注……庄子‘卮言’的取义,就是说,它说的话都是无成见之言,正有似于漏斗,他是替大自然宣泄声音的。”照此而言,“卮言”表达的就是绝对客观的“自然之道”。因而此时“言”与“道”是相统一的,而庄子所悟到的“意”,也与“言”、“道”统一在绝对的“自然”之中,不分彼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得意”之后必然会“忘言”。

2/3首页上一页 1 2 3下一页尾页
顶一下
()
100.00%
踩一下
()
0.00%
发表评论
提 交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中国论道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本站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文章均为 中国论道网 特约作者原创,且来源已注明“中国论道网”,其版权归中国论道网和文章作者共同所有。未经本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及网站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文章作者,出处及链接(http://www.chinalundao.com/)。

3.来源非中国论道网的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且均已注明来源及作者,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站长QQ:987210969
广告联系qq:987210969;qq群号:45471901;邮箱email:chinalundao@qq.com;987210969@qq.com
QQ群:45471901   投稿邮箱:chinalundao@qq.com 访问统计:
回到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