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在线投稿 RSS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道学百科
沈祖棻著《东坡与词乐》解读

自度曲的产生,就是“运用诗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语言进行酝酿、构思和创作,从而产生自度曲,即歌词与曲谱出自一手的作品”,周邦彦、江夔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今传苏词中有四调可以肯定为自度曲”。如[渔父],沈先生认为应更名为[渔父破子],破子系指曲调上的某些变化,其它还有[调笑破子]、[后庭花破子]等。变[渔父]为[渔父破子],可能从苏轼开始。歌词和乐谱的成形有先后的区别,词曲配合上有问题,就须要再加工,“或改乐以就词,或改词以就乐,使之兼具声词之美”。同一曲目,演唱者可以用不同的风格去演绎,如程砚秋师从梅兰芳,他却根据自身特点创造出另一种风格的程派唱腔。

何永沂先生发表在《当代诗词》2009年第三期上的《诗韵宽严举例谈》一文中谈到国学大师出韵的有趣事例,引述如下:陈寅恪写于1963年的一首诗:“不比辽东木蹋穿,那能形毁尚神全。今生所剩真无几,后世相知或有缘。脉脉暗销除岁夕,依依听唱破家山。酒兵愁阵非吾事,把臂诗魔一粲然。”(《入居病院疗足疾至今日适为半岁而足疾未愈拟将还家度岁感赋一律》)押“先”韵的诗,第六句的“山”属“删”韵,为此,寅恪老特地加了一个长注:“念家山破,乃曲调之名,吴梅村吊董白诗云:‘ 念家山破定风波’者是也。近撰文颇论董小宛董鄂妃事,故语及之。至先删两韵古通,观再生缘第十九首二句即其一例。有人谓陈端生间用杭州土语押韵未知所指何词句,俟得暇祥检。”寅恪大师对诗韵采取既宽松又认真态度,此其一例。虽然说的是诗韵,对我们亦有启发。

李广超先生在《二十世纪百年词简论》一文(《二十世纪名家词选》代序)中说:“句句合谱,字字入律者,多为小令和中短调句词。至于长调则多能工其七八,最常见者则为总体上合律,个别字句其字声平仄有突破格律之词。”并举当世名家毛泽东[贺新郎•读史]、高亨[水调歌头•掌上千秋史]、王季思[念奴娇•百战山河]、陈明远[沁园春•咏石]、施蛰存[沁园春•梅萼迎春]为例,霍松林作[莺啼序•寒飙又催冻雨],引熊盛元先生言:“第三片末句‘那堪顿隔秋水’为‘仄平仄平平上’将拗句变为律句,且一句之中,四声俱备,诵之朗朗,闻之悦耳,有何不可?”“盛配先生言:霍松林以吴文英[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为法,照填一首,以‘搅’、‘掩’、‘斗’、‘俯’、‘图’、‘呼’非去,‘芰’非平为失守。”李广超认为,“吴文英三首同调之字声平仄虽大体相同,但多有相异之处。霍词(三首)若以‘从一而终’论之,其字声多处失守。若以《词谱》而论,则无可挑剔之处。”

关于[莺啼序],按《唐宋词格律》上所载梦窗词,未标有可平可仄之处,近有友人寄我该调《词谱》,谓“平仄非常灵活”,而是否能入乐,有待查明。前面所引,虽与论东坡词无关,但可以作为严守诗词格律与适当变通的佐证。

沈祖棻指出,“虽然声韵只是使语言符合音韵的手段之一,而远非音律的全部,但由此可知,当苏轼愿意严守这些方面的规律的时候,他是完全知道怎么去做的。” “他虽然通词乐,明音律,但却不肯受那样一些规律的绝对束缚,假若那些规律对于内容的充分表达确有妨碍的话。”说苏词不入腔,其说虽出自宋人,“却都是错误的”。

愚以为,诗歌能有人演唱和广泛流传,至关重要,直到今天,能听到歌手用唐宋诗词谱曲和演唱最多的就当数李白、李煜和苏东坡了。不仅因为他们作品的内容真实感人,其可入乐性也是不容置疑的。词律在当时尽管严格,但没有人敢说哪个就是唯一标准,最多也就是所谓正格与变格,都能通用,这就是变通。词牌最初的曲调早已失传,精通音乐的柳郎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曲谱试问现在谁还能唱?

恰恰就是被称为“当代李清照”,其早期词作又被指“遂近少游”的沈祖棻为苏东坡“不懂词乐”正名,这是有其特殊意义的。我们知道东坡同时也是古文大家,在他的大量散文和赋中曾多次提到与音乐有关的事,足以证明他不仅通晓音律,而且对乐音、乐者和自然界的物什有着非常精当的辩识能力和生动形象的比喻。《喜雨亭记》:“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放鹤亭记》:“山人欣然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石钟山记》:“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宫音),北声清越(商音)”,“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石)空中而多窍(小眼),与风水相吞吐,有窽坎镗鞳之声”;《前赤壁赋》: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馀音袅袅,不绝如缕”等等。东坡之多才多艺,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2/3首页上一页 1 2 3下一页尾页
顶一下
()
100.00%
踩一下
()
0.00%
发表评论
提 交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中国论道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本站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文章均为 中国论道网 特约作者原创,且来源已注明“中国论道网”,其版权归中国论道网和文章作者共同所有。未经本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及网站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文章作者,出处及链接(http://www.chinalundao.com/)。

3.来源非中国论道网的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且均已注明来源及作者,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站长QQ:987210969
广告联系qq:987210969;qq群号:45471901;邮箱email:chinalundao@qq.com;987210969@qq.com
QQ群:45471901   投稿邮箱:chinalundao@qq.com 访问统计:
回到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