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在线投稿 RSS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道学春秋
道教辨析——道教及道教史核心问题的探讨

内容提要:近人用狭隘的西方神教观念来限定道教,使人们只看到狭义的道教——神教道教和方仙道教,这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无法看清道教在社会生活中积极作用及其在新时期的发展方向。本文力图打开局限,历史的看待道教,寻求道教的发展规律,以期揭示道教在新时期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语:道教 道家 神道 仙道 丹道

一、当今道教研究中的问题

阅读近人有关道教的文章时,常常让我想起一些问题:究竟什么是道教?道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道教在历史上是如何演变的?

从大众口述中得知,从事于符水祈禳、斋醮科仪、炼丹修仙等等活动的就是道教了。从近代国内学者们的口中得知,“道教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沿袭方仙道、黄老道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而于东汉时逐渐形成的”一种宗教(《中国道教•引言》)。从古人的论述中得知,道教“一者老子无为,二者神仙服饵,三者符箓禁厌”(道安《二教论》)。当自己究心道教时,发现大众及近代国内学者对道教的认识都不如古人完整,而古人对道教的认识又欠深刻。民间大众接触不了道教的实质,情有可原,但现今学者们认定鬼神崇拜或方仙道为道教主源,未免张冠李戴了。

再者,学者们以西方一神教神学的教主、教义、教团三要素作为宗教的标志,尤其重视教团的有无,因此把太平道、五斗米道作为道教创教的标志。但我们打开现有道教史时,发现很多归入道教的重量级人物并没有在教团之中,如万古丹经王作者魏伯阳,仙术集大成者葛洪,内丹术开创者钟离权、吕洞宾等等,举不胜举。他们只是师徒授受,没有组织,更谈不上教团。再说太平道等早期道教组织存在多个团体,多个教主。因此拿西方教主、教义、教团的神教观念来判定道教是否创立显然是不合适的。

因为受自身认识的局限和西方神学宗教观念的影响,而不能如实的认识道教。因为对道教的认识不清,治道教史的学者们常常依循现代教科化的历史观念,而不从其自身发展规律去探讨道教发展史。他们所作的道教史斧凿之痕过甚,拼凑之迹过重,既难以如实反映史实,解释道教的社会功用,又无法帮助我们认清道教现状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目前道教界自身衰微,要不仅凭着信仰传闻,要不只好依附于学术界。但虔诚的信仰并不能澄清事实,传闻也不能让人认清发展,而现今学术界对道教又多是“只知其一者,实一无所知”(借用缪勒评说宗教学研究之语“He who knows one, knows none”)。故不揣浅陋,将自己学习的一点心得与关心道教的人们一起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为道教的研究、弘扬作贡献。

二、道教及其内容

1、道教与道家

道教,古代文献中多称为道家。和儒家相似,在汉代经历了方术化、神学化的扭变后,而成为“以神道设教”的宗教。正如倡导仁义礼法的儒家变成汉代官方神学后仍旧使用儒家之名一样,汉末融入大量方仙神鬼的黄老道——太平道、五斗米道也沿用道家之名,乃至魏晋南北朝时融道入术的神仙方术、神鬼崇拜,也因与道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依然称为道家。今人为了让道教符合自己设定的神学道教概念,而把道家与道教截然断开,反以为古人认识不清。其实我们现在使用的道家、道教概念, 虽有差异,但历史的看,其差异则表现为:①从纵向说,道家是源,道教是流。②从横向说,道家是学派,侧重于理论建树,侧重于社会群体关注;道教是教化,侧重于因俗施事,侧重于生命个体关注;③从层次说,道家是雅,侧重于道体、德根;道教是俗,侧重于神仙、神鬼;④从内外说,道家是对自身称呼,道教是对佛儒而说。⑤从整体说,道家是根本,可以说是本体;道教是枝叶,可以说是功用。而不是将道家排除在道教之外。否则在治史时又要在后世的道家、道教中纠缠不清了。

我们常说的三教(儒、释、道)之教,是教化之意。查道教一词,在文献中首见于《墨子•非儒下》“而儒者以为道教”,其指儒家之教。《牟子理惑论》说:“问曰:孔子以五经为道教,可拱而诵、履而行。今子说道,虚无恍惚,不见其意,不指其事,何与圣人言异乎!”也指儒教(其书所说“道家”是仙道之意)。而“道教”有时也指佛教,如《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有偈说:“离诸忧恼,慈心说法,昼夜常说,无上道教。以诸因缘,无量譬喻,开示众生,咸令欢喜。”又如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十无尽藏品第十八》说:“于诸善根不起有想,心无所著,但为化众生故示现其身,广说道教,欲令众生成就佛法。”

1/11 1 2 3 4 5 6下一页尾页
顶一下
()
100.00%
踩一下
()
0.00%
发表评论
提 交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中国论道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本站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文章均为 中国论道网 特约作者原创,且来源已注明“中国论道网”,其版权归中国论道网和文章作者共同所有。未经本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及网站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文章作者,出处及链接(http://www.chinalundao.com/)。

3.来源非中国论道网的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且均已注明来源及作者,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站长QQ:987210969
广告联系qq:987210969;qq群号:45471901;邮箱email:chinalundao@qq.com;987210969@qq.com
QQ群:45471901   投稿邮箱:chinalundao@qq.com 访问统计:
回到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