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在线投稿 RSS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道学春秋
道教承负说和劝善思想对中国历史及现实社会的影响

道教承负说和劝善思想对中国历史及现实社会的影响003.jpg

我们知道,道教是个多源头的宗教,其中源头之一是原始巫教。而我国古代的原始巫教都信仰鬼神,特别是南北朝后,在佛教因果报应理论影响下,教内和民间的鬼神信仰更加盛行。《太上灵宝业报因缘经》曰:“人欲终亡时,皆是地司上奏诸天,诸天按察,依其部籍定其死名,勅下三界官属、四司五帝收其魂魄,绝其生气矣。”葛洪在《抱朴子》中也说:“天地有司过之神,随人所犯轻重,以夺其算,算减则人贫耗疾病,屡逢忧患,算尽则人死……若曾枉煞人,则当思教济应死之人以解之,则可便受吉利,转祸为福。能尽不犯之,则必延年益寿,学道速成也。”道教认为:人死后就要进入阴司,每个人在阳世间的一举一动,在阴司都有详细记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举头三尺有神明”。而阴司又有十殿之说,判官会根据你在阳世的善恶表现给于奖惩,任何人都逃脱不了在阳世间所犯下的大小罪行。为善者,可在阴间做官戓投胎于人;为恶者,链其手足相抱,搧火焚烧,烫烬心肝,发落阿鼻地狱。

道教中的六桥是指:金桥、银桥、玉桥、石桥、木桥、竹桥。金桥是给在世时修炼过仙法、道法,积有大量功德的人通过,以升仙或成道;银桥是给在世积聚功德、善果、造福社会的人通过,可担任神职的地神,得享人间香火;玉桥是给在世积聚了功德的人通过,转世为有权贵之人,可享富贵荣华;石桥是给在世功过参半的人通过,投身平民百姓,可享小康之福;木桥是给在世过多于功的人通过,投身贫穷、病苦、孤寡的人;竹桥是给伤天害理、恶贯满盈的人通过,并分作四种形式投身:一为胎,如牛、狗、猪等;二为卵,如蛇、鸡等;三为虱,即鱼、蟹、虾等;四为化,如蚊、蚂蚁等。

道教承负说和劝善思想对中国历史及现实社会的影响004.jpg

《太平经》云:“善者自兴,恶者自败。观此二象,思其利害。凡天下之事,各从其类,毛发之间,无有过错。”《云笈七签》九十一中曰:“负阴抱阳,因缘各异。捨死得生,果报不同。为善善至,为恶恶来,如影随形,毫分无缪,善恶多端,福报难数,大而言之,其标有七。”那么,什么是“其标有七”呢?这就是《云笈七签》中所指的“七报”,其意是七种人生行为的因果报因。道经中说:前世与今世凡施功布德,得生福堂,超过八难为一报;凡好学神仙,念善改恶,得升玉晨为二报;凡奉师乐道,得飞游五岳为三报;凡贞洁执道,得超三涂五苦为四报;凡博施普济,得礼补上仙为五报;凡忠孝礼敬,得超三涂八难为六报;凡怀恶抱奸,口是心非,诋师毁圣则遭三涂五苦,万劫不复为七报。

道教承负说和劝善思想对中国历史及现实社会的影响005.jpg

因佛教中的果报思想和轮回转世理论,能产生一种使人戒惧警策的感染力量,另外它的来世思想和彼岸世界,对于灾难深重的下层人民有着巨大的诱惑力。故在南北朝后,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在对道教的改革中,并在《太平经》天道承负思想的基础之上,又进一步引入佛教轮回理论充实教义。他在《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中讲的:“若有罪重之者,转生虫畜……轮转精魂虫畜猪羊而生。”及在《太上老君戒经》中说的:“本得无失,谓前生过去已得此戒,故于今身而无失也。”等论述,藉以加强劝善惩恶的社会功能与效果。这对改变世风、完善道教体制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

东晋以来,许多道书吸取了佛教六道轮回和来生受报的影响,因果报应、三世轮回、天堂地狱的思想可谓俯仰可拾、比比皆是,并成为道教的思想基调之一。如《飞天人偈颂》中说:“不念怀慈心,酷毒害众生,死魂负铁杖,万劫戴火山。”《飞天人偈颂》又说:“苦酷馅忠良,谗谤击贤人,生世处边夷,死受牛兽身。”《升玄经》云:“不念作慈心,激猎众生,罪竞受对报,炎火烧其形。”《明真科经》曰:“无极世界男女之人,生世不孝,骂辱父母,六亲相残,其罪深逆,死受酷对,万劫当得,生六畜之中,任人杀活,以酬昔冤,永失人道,长沦恶根。”《太上灵宝业报因缘经》中讲:“凡人有疾病、刑厄、凶祸、官灾、牢狱、水火、刀兵种种苦恼,皆是冥司考罚。”

除此之外,清代高道刘一明还在《道书十二种》的《通关文•因果关》中说:“盖天地间一切大小事物,皆有因果。善有善之因果,恶有恶之因果。为善者必有善报,为恶者必有恶报。为善者,善之因也;善报者,善之果也。为恶者,恶之因也;恶报者,恶之果也。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毫发不爽……吾劝真心学道者,速将因果关口打通。一念一事,须要谨慎,一动一静,不可忽略。先学一个不作孽、不造罪的好人,然后理会大事,以图上进,庶乎有造。若因果不论,即要学道,又要作孽,明知明昧,罪上加罪,妄想闻道,难矣。”及《钟吕传道集》中所云:“人生欲免轮回,不入于异类躯壳,尝使其身无病、老、死、苦,顶天立地,负阴抱阳而为人也。”

2/4首页上一页 1 2 3 4下一页尾页
顶一下
()
100.00%
踩一下
()
0.00%
发表评论
提 交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中国论道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本站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文章均为 中国论道网 特约作者原创,且来源已注明“中国论道网”,其版权归中国论道网和文章作者共同所有。未经本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及网站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文章作者,出处及链接(http://www.chinalundao.com/)。

3.来源非中国论道网的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且均已注明来源及作者,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站长QQ:987210969
广告联系qq:987210969;qq群号:45471901;邮箱email:chinalundao@qq.com;987210969@qq.com
QQ群:45471901   投稿邮箱:chinalundao@qq.com 访问统计:
回到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