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朔干支、立春及闰月的推算——《论未来月朔节气奥歌》的考释与校证
历代新政权的建立或新帝即位之后,多有进行“改朔”、“改元”。改朔是对历法体系的更改,改元只是针对皇帝的年号而已。综观中国历史,无论政权如何更迭、历法如何更改,最终还是夏历占据主要位置。《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记载:“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⑷孔子所说的“行夏之时”,指的就是“得人之正”的夏历。商历正月即夏历十二月,周历正月即夏历十一月,秦历正月则是夏历十月。周历得天之正,以冬至所在之月为岁首,这个参数仍然保留在夏历的历算里。秦历以亥月的朔日作为岁首,无论从天文、历法、气候诸方面,都是不科学的。大秦帝国土崩瓦解,其历法也随之寿终正寝。 第二节 大小月与岁差 太阳绕黄道一周,即太阳从春分点向东运行再回到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叫做回归年,又名太阳年。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所需的时间叫做恒星年。黄道是人为假想的,为了方便称谓。确如沈括所言:“历法,天有黄、赤二道,月有九道。此皆强名而已,非实有也。”⑸我们以地球为参照系,把太阳视作一年在天球移动一圈,其移动路线叫做黄道。这个视角就是所谓的太阳视运动。太阳在黄道位置上的坐标值就是天球黄道坐标系中的经度,称为黄经。黄经与周天同为360度。 一个恒星年=365.25636天≈365天6时9分10秒,一个回归年=365.24219879天≈365天5时48分46秒,二者相差0.01416121天、20.3921424分,历法术语上称为岁差。一个朔望月平均为29.53059天≈29天12时44分2.86秒,一个回归年有12.368个朔望月。制定历法时,采用的是回归年及朔望月数据的整数。于是每月的天数就有29天和30天之别,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大小月的差异,会导致口诀推算结果的上下浮动。平年为12个月,闰年为13个月。日月运行速率并不相同,当它们处于同宫同度时,就是合朔之日——每月的初一。在历法的制定及编排方面,每年正月朔日(即正月初一,亦简称正朔)的确定至关重要。 由于太阳和月球引力对地球赤道隆起部分的作用、地轴对黄道的倾斜、天球轨道为椭圆形的关系,引起春分点向西移动,会出现回归年比恒星年短的现象,这一现象即为岁差。换言之,恒星年与回归年之间的差距就是岁差。岁差造成了春分点在星空中以及天文星象的变化。古代把黄道带分为十二等份,叫做黄道十二宫,每宫对应一个星座。它们的名称从春分点起依次为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摩羯、宝瓶、双鱼。由于春分点的移动,现在十二宫和十二星座已经失去了一一对应的关系,不过现代天文学上春分点的符号仍沿用当年白羊宫的符号。 西元前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方位天文学之父”喜帕恰斯在编制1022颗恒星的位置表时,发现和提莫恰里斯测定的恒星位置在黄经上有显著变化。他认为,这是春分点沿黄道后退所造成的,并推算出春分点每100年西移1度。此即世界上岁差现象的最早发现。 东方首次发现岁差的,是东晋天文学家虞喜(281-356)。晋成帝咸和五年(330),无心仕进、闲居故乡会稽馀姚治学的虞喜,在观测星象、分析古星图时,发觉星位略有偏移,进而发现岁差,并测定冬至点每50年后退1度(现代测定为71年8个月)。《宋史•律历志》记载:“虞喜云:‘尧时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馀年,乃东壁中,则知每岁渐差之所至。’”“岁差”这个中国历法术语由此而来。喜氏与虞氏测定的岁差数值相差一倍,这是因为喜氏观星所处的希腊罗德斯岛(Rhodos)是高纬度地区(以罗德港为例,北纬36度26分06.06秒),而虞氏所处的中国馀姚纬度较低(北纬30度02分14.05秒),他们观星之处就存在天然的地理差异,更何况喜氏取春分点,虞氏取冬至点。首次将岁差引入历法的,是祖冲之表呈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的《大明历》,由此引发了中国古代历法的伟大变革。 第三节 二十四节气 根据昼夜的长短、正午日影的高低等,在一年的时间中定出24个点,每一点为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及四季划分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为春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为夏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为秋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为冬季。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在历法上合称四立,为各自所在季节的起点。
顶一下
()
100.00%
踩一下
()
0.00%
发表评论
匿名
提 交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中国论道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本站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文章均为 中国论道网 特约作者原创,且来源已注明“中国论道网”,其版权归中国论道网和文章作者共同所有。未经本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及网站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文章作者,出处及链接(http://www.chinalundao.com/)。 3.来源非中国论道网的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且均已注明来源及作者,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