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在线投稿 RSS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五术丛考
中国古代测字术浅析

测字,又称拆字、相字,是古代文人术士通过拆合、移动和增损汉字笔画和字体结构等方式来随物应事,以分析预测人们未来的吉凶祸福,是一种指导人们趋吉避凶的术数文化。后来逐步演变成了道教常用的方术之一。

 

测字术的出现,与汉字的起源密切相关。首先,汉字是由声、形、象、数、理,五种基本方法组成的。先秦时期就有拆分汉字形体来解释字义的文化风气。《左传》所载的“止戈为武“【宣公十二年】、”反正为乏“【宣公十五年】、”皿虫为蛊“【昭公元年】等,都是可考例证。秦汉之际,随着汉字的逐步演变,隶书取代了篆体。字体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相应就出现了随意肢解和解释汉字的文化倾向。继之又随着谶纬术和五行之说的产生。拆字术便逐渐成为术士巫觋和文人士大夫所热衷的一种智取文化。《汉书•艺文志》曰:“后世经传既已乘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破坏形体。”严师古注:“故为便辞巧说,以析破文字之形体也。“因此,足以说明,拆字术与汉代的谶纬术是一脉相承而来的。

 

据史料记载,从两汉开始,符命和图谶就弥漫着整个社会。拆字之谶更是推波助澜。王莽新政时,人们将钱币上的“货泉“二字,解释为”白水真人“。预言了汉光武刘秀将出。东汉末,民间谶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暗示着董卓暴戾的灭亡。随之而来的三国、两晋、隋、唐,拆字术都很盛行。宋代,在理学的影响下,拆字术到了全盛时期。理论上,邵康节所撰的《五行六神贞诀》等书,大大的丰富了神秘哲学文化的理论体系。其创立的“先天说”,还将阴阳五行六神八卦等学说杂糅到拆字术中来,使人们对拆字术产生了一种从来没有的敬畏感和十分崇拜的地步。期间,出现了许多像谢石、朱安国、汪龙、胡宏、程九万这样的著名的拆字大师。事实上,宋人笃信文字能预示吉凶祸福,也多与皇家礼奉道教有关。凡事辄拆字相问,官民概莫能外。作为政治改革家的名相王安石也著有《字说》一书。该书解释文字多任意肢解形体,加以穿凿附会,与拆字术极为相似。为此,后来的岳珂在《桯史》中,便产生了质疑。两宋以后,元明时期的张德元、何中立、张乘槎、马守愚以及清代的程省、周亮工等都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人物。近代的谢无量,也是精于拆字术的的高手。这些前贤先辈们或通过拆字术实践,或著书立说,总结经验,归纳分析拆字条理和拆子系统的理论,潜移默化地滋扰着人们对事物的观察与思考,对社会各阶层文化都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当我们重新审视这种神秘文化时,不得不小心翼翼,因为我国传统的神秘文化,在漫长的长河中,始终是泥沙俱下,玉石并存。为此,我们很有必要进行探索研究。而给我们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资料里,成就最大的当推清人程省的《测字秘牒》和周亮工的《字触》。程省,字以三,江阴(今江苏)人。相传他年轻时,曾得异人传授测字秘法,以后半生漂泊江湖,并以测字为生。他的《测字秘牒》是由“测字十法”和“心易六法”组成的。测字取格大法、双句格法、测字散格法、杂占赋、至理测法七个部分构成,系统的展示了测字术的全方位轮廓。第一部分测字十法,逐一讲解各种解拆汉字的基本方法装头、接脚、穿心、包笼、破解、添笔、减笔、对关、摘字、观梅。第二部分心易六法,胪列了以象形、会意、谐音、指事、假借、转注六种测字法,将测字所用的“六法”对求测者进行了“审其情性,察其动静,兼明其踪迹”的分析,来判断吉凶;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又有陶庵、减斋、缄斋、适园、栎园等别号,学者称其为“栎园先生”“栎下先生”,江西省金溪县合市乡人,明末清初文学家、篆刻家、收藏家。周亮工的《字触》可谓是一本资料汇编,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共分六卷。卷一、廋部,汇集了不少的古代廋辞隐语;卷二、外部用字之引申方法来推断人事的吉凶;卷三、晰部,即将汉字分离成数字,再据此来断人事;卷四、几部,根据事之兆迹成字,再来据此解字;卷五、谐部,收录古代分拆文字为形式的谐趣斗智之作;卷六、说部,是以分拆字体的方法来解释字面的文字游戏。从全书来看,侧重于字的分解离合,以应人事吉凶为特征,不失为一本理论方法与方法具备的方术之作,也是一本研究古代测字术的重要文献。正如其序中所说:“先生是书,搜括群藉,包罗众理,大有功于后学。”因此,《清史稿•艺文志》把它收归到子部术数杂技之列,是很有见解的。同时,也给我们研究测字这一术数文化,留下了十分珍贵的文献资料。尤其是在今天大部分测字著作散失殆尽之际,《字触》的价值,更觉弥珍。

 

拆字的应用,在正史和野史、官方和民间、文人和术士之事,不乏记载。古往今来,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所以,我们要对其进行全面剖析,必须全面了解我们的历史。测字术是从最初的猜字谜开始,嬗变成今天的术数,与其历代的社会文化背景,是不无关系的。汉末《参同契•后序》云:“郐会鄙夫,幽谷朽生。委时去害,依托丘山。循游寥廓,与鬼为邻。百世一下,遨游人间。汤遭厄际,水旱隔屏。”其中,就是暗隐“会稽魏伯阳”五字。《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全书二卷,为东汉魏伯阳所著。该书以《周易》、黄老、炉火三家相参同,其说似《周易》,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意,被后世尊为丹经之祖。古代文人进行文字竞猜活动。无论是史书还是诗歌,都是记述颇多的。谢惠连《离合》诗云:“放棹遵遥途,方与情人别。啸歌亦何言,肃尔凌霜节。”隐“各”字。另一首云:“夫人皆薄离,二友独怀古。思笃子矜持,山田何足苦。”隐“念”字。谢灵运《离合》诗曰:“古人怨信次,十日眇未央。加我怀缱绻,口咏情亦伤。句哉归游客,处子勿相忘。”这首诗载于《谢康乐集》卷二,生动地描写了男女离别之时的那种缠绵情感,其中隐藏了离别之“别”字,恰与诗的主体相扣,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真挚的情感表现,可谓匠心独具,让人回味无穷。这样的作品流传下来的还很多。但其初衷只不过是文人墨客趣玩的一种文字游戏,实际上并无图谶之意。直到《汉光武本纪》方云:“莽篡位,忌恶刘氏,以钱文有‘金刀’,故改为‘货泉’。或以‘货泉’字文为‘白水真人’。白水,光武帝所居乡名也。”此后,便产生谶纬符命之风。测字术随之也相应出现。《三国志•吴书八•张严程阚薛传第八》裴松之注云:“初,魏文帝即位,权尝从容问群臣曰:‘曹丕以盛年即位,恐孤不能及之,诸卿以为如何?’群臣未对,泽曰:‘不及十年,丕其没矣,大王勿忧也。’权曰:‘何以知之?‘泽曰:‘以字言之,不十为丕,此其数也。’文帝果七年而崩。”到了宋代,理学家邵雍进一步阐释了测字术的精微之处,其云:“为官测笔满(如游动的)金鱼,致富则笔如宝库。一生孤独,见于字画之欹斜。半世贫穷乃是笔端之愚浊,非夭即贱。三山削出,皆非显达之人;四大(上下左右四笔画)其亡(不突出),尽是寂谬之辈。父母俱存兮,乾坤(位)笔肥;母早亡兮,坤笔乃破;父先逝兮,乾笔乃亏。坎(位)是田园并祖宅,稳重加官。艮(位)为男女及兄弟,不宜损折……震(位)若勾尖,常招是非,妻定须离……离位昏蒙,乃是剥官之杀。兑宫破碎,宜婚硬命之妻……”因此在《梅花易数》里对测字术也做了详尽的论述。谢石是宋代测字名家,曾得到微宗的赏识。宋•何蘧《春渚纪温》卷二就载有他的有关测字奇闻。而明人谢肇淛在《五杂俎》卷驳斥道:“谢石之拆字,小术也。然拆‘杭’字知兀术之复来,拆‘春’字为秦头之蔽日,则事与机会隐讽存焉。”谢认为其应验,一是测字时本来就存在着兀术重来的可能性,二是为了隐讽秦桧的擅权乱国。这种以外在事物来应人事的例子,也充分说明了测字术与社会背景是相互关联的。《贵耳集》云“崇宁钱上,蔡京书‘崇’字,自山字中一笔下,宁字去心,当时有‘有意破宋,无心宁国’之谣。”这些测字事例,在宋代的文人笔录小计里,我们今天也是能时常见到的。元明时期,宁波儒士胡宏善测字,有士人应试,书“串”字问之。宏云:“君不为中举,兼擢进士。‘串’字者,二中也。”别一士闻其语,是亦书“串”字以问,宏云:“君且勿言科名,当忧疾病。”其后二人一连捷,一得重病。宏云:“前问者出于偶尔,后问者从而效之,则有心矣。‘串’下加‘心’,故应得患也。”(明•陆粲《庚巳编》卷九)乾隆丁卯,孟平痷师于榜前请人测字,以余茶书一因字于桌上,其人曰:“此为国中一人之象,君必为此科解首矣。”旁一友跃然曰:“我亦就此因字烦君一测。”其人曰:“君此科恐无分,或后此有恩科,亦必中。盖系彼因字无心,君因字系有心,以因加心,有恩字象也。”旁又有一友,以所执折扇拍桌曰:“我亦以此因字烦君一测。”其人敛眉蹙然曰:“君之扇,适加因字正中,有困之象,其终于一衿乎?”后三君皆如其言。(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卷三)。(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七)也记述了这样的事:“戊子秋,余以漏言获遣,狱颇急。日以一军官伴守,一董姓军官云能拆字,余书‘董’字使拆,董曰:‘公远戌矣,是千里万里也’。余又书‘名’字,董曰:‘下为口字,上为‘外’字偏旁,是口外矣;日在西为夕,其西域乎?‘问将来得归否,曰:‘字形类‘君’,亦类‘召’,必赐还也。‘问在何年,曰:‘口为‘四’字之外围,而中缺两笔,其不足四年乎?今年戊子,至四年为辛卯。‘夕’字‘卯’之偏旁,亦相合也。‘果从军乌鲁木齐,以辛卯六月还京,盖精神所动,鬼神通之;气机所萌,形象兆之。”近代书法家、佛学家谢无量先生,四川乐至人。四十年代寓居灌县,今四川都江堰市。闲时郊游,见一女子啼哭,近前询问,那女子因夫外出年余,音讯暂无,今将至年关,以“腊”字使人相字,皆言客死他乡,亦无生机。无量先生宅心仁厚,宽慰其曰:“未必如此,以‘腊’而言,其夫当月腊月二十一日返家。因‘腊’字是为月二十一日组成。”后果如其言。适时有武姓老财,闻其名,以‘武’字,请先生相之,求问子嗣事,先生曰:“此字休矣,‘武’为止此一代之义,此后便无子嗣。”老财苦笑道:“娶了几房姨太,竟无一人怀上身孕,真是老天要绝我武氏了”遂悻悻辞去。这样断法,清•钱泳《履因丛话》卷一,也有同样的事例记载。邑人周氏肇修老先生,年近九旬。书画诗词,皆自庭训。曾对言及测字术之妙。先生幼承祖业,家财万贯,田亩数百。新中国成立伊始,被划为大地主。前途堪忧,十分茫然。闻得新都城隍庙里,有一测字先生,名曰:“小神童”者,善于相字。便悄然前往咨询吉凶。礼毕,先生以“田”字请小神童问之。小神童占云:“昔日曾为富字脚,今日却是累字头。田字伸脚甲天下,田字出头不自由。”又低声对对周老先生言云:“今日相问此字,大不吉利。以后无论政府如何处理府上田产,不必争辩。盖田字又是四个口组成,你一口再大,也辩不过四个小口。否则,当引火自焚。”原新都县广播局退休职工,吴仁德(化名),20世纪50年代末,正值青少年,中考之后,志愿时内江师范校。但其分数并未上线,心中十分沮丧。感怀其他同窗考中之喜,更是满腹的惆怅和失落。遂往城隍庙请教于小神童,时值秋日,便书“雁”字呈上,请教升学未果之事,小神童笑道:“前途顺利,定能如愿。以‘雁’字测之,定主好事,‘雁’字,乃有佳人庇护之象,今属秋日,雁将纷飞南迁,入学之事,月内便有消息。”吴氏无语,私下狐疑道:“录取榜上,未曾见我名字,又如何走得?”半月后,其因学校生源不足而扩招,吴氏果然接到了内江师范学校的入学通知。关于小神童的测字术,在民间流传很广,然却淹没了其真实姓名,小神童病故于70年代初。可惜的是这些传闻,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却并未收入地方志里。所幸的是,笔者找到了周老先生和吴氏本人,为此作了详细的记述。另有趣闻,是为亲眼所见,试述如下,供大家参考。90年代初的成都,在一处并不繁华的街头,有老者测字,观者甚多。一年轻女子,衣着华丽。神情抑郁。上前以“王”字卜问家事,老者叹曰:“家庭有损,‘王’字乃‘主’字无头之象。‘王’又与‘亡’谐音。金玉残缺,上下相看,皆入土中。‘王’字又为全字无人。若占家庭之事,皆主不利。”女子也不答话,奉上课金,垂泪而去。一中年男子,以“星”字相卜一生。老者云:“你占此字,乃半世困顿。你写字运笔,以口加一横成曰,是为口中一人,主你上无兄弟,下无姊妹,系独生一人。星下面生字,是谓牛过独木桥之象。星上之曰,乃你老父。因你头顶尚有老父赡养,今日且不取你分文。”男子惊呼神人,稽首而谢。顿时,掌声雷动。众人蜂拥近前,分卜吉凶。适时吾与友人在场,也奋力挤进人群。友人张氏,年轻帅气,血气方刚。平日里从来不信鬼神术数之类。正好同女友热恋相处,便上前以“新”字请教老者,卜其婚事。老者笑曰:“不成,你有心而她无奈。‘新’字左右结构,左边亲字是你,右边斤字是她。盖‘斤’字头外倾,脚往内靠。其女子虽乐意于此,却受制于头上父母。男左女右,只是勉强凑在一起。又俗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今以‘新’字占百年美满,又岂可成功呢。”友人心中不悦,奉上课金,转身离去,疑为上当。时下,女友与其已经订婚。谁料旬月之后,因女友父母嫌其家贫而强迫女儿与之退婚分手,另择高门。至此,友人始信老者言之不虚。通过对这些事例的走访和观察,使我感到一丝欣慰。我们现存的这种神秘文化,无论是美玉还是糟粕,已经足以说明这种文化,至今还并没有消亡。这是一件可喜之事。当然,在这些测字的文人术士队伍里,必定是鱼龙混杂。能深谙此术者,也是凤毛麟角。世间多数滥竽充数之徒。行走江湖,只不过是为了蒙骗混饭而已。从生存的角度上来看,我们是不应该苛求他们的。

 

在我国悠久的灿烂的古代文明中,神秘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测字术的产生,与古代巫觋活动、民俗文化、社会风俗、政治斗争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当前,人们对测字术的研究,尤其是在理论体系上的专门著述和实际应用上的经验总结,几乎还是空白一片。所以,我们必须正视这种社会文化现象。无论是对过去的反思还是对未来的探索,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测字术的认知,历来都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也是学术界永远争论的话题。但是通过对测字术的研究,我们就可以管窥到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因此,我们对它进行系统的的挖掘整理和全方位的探索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积极的指导意义。(来源:中国论道网;钟山)

顶一下
()
100.00%
踩一下
()
0.00%
发表评论
提 交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有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中国论道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本站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文章均为 中国论道网 特约作者原创,且来源已注明“中国论道网”,其版权归中国论道网和文章作者共同所有。未经本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及网站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文章作者,出处及链接(http://www.chinalundao.com/)。

3.来源非中国论道网的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且均已注明来源及作者,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站长QQ:987210969
广告联系qq:987210969;qq群号:45471901;邮箱email:chinalundao@qq.com;987210969@qq.com
QQ群:45471901   投稿邮箱:chinalundao@qq.com 访问统计:
回到顶端